安装容量岸线洛阳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岙山卫岙山卫镇凹缝安溪红暗影鳌山卫鳌山卫镇近日,市民陈先生从北京乘飞机返回泉州,飞机在泉州晋江机场降落前,他拍到一张令人震惊的图片:在一处繁华的村庄,一个巨大的“天坑”十分刺眼。经专家识别,所谓的“天坑”应是采石后遗留下的石窟。如此石窟藏身村庄,是否会带来安全隐患?泉州石材开采历史悠久,类似遗留的石窟有多少?昨日记者进行探访。
陈先生在飞机上隔着窗户俯瞰地面,突然看到一处“天坑”出现在高楼林立的村庄内,十分刺眼。根据地标,他推测,该“天坑”应位于晋江内坑至永和一带。昨日,地质专家辨识图片后称,该“天坑”应是采石后遗留下的大石窟。
记者随后在晋江内坑、永和等地走访。在晋江永和镇巴厝村,一处石窟与照片上的形状十分相似。该大石窟由四五个大小不一的石窟组成,最深的石窟达100多米,这些石窟组成了一个长约200米,宽约100多米的石窟群。在现场,记者没有看到工人在开采,其中几处石窟的内壁经风吹雨淋后,已结有一层污垢,但一处石窟的石壁较新,石窟底还堆放着几块切割好的巨石。环顾四周,只有极少数的石窟周围设立防护栏,安全隐患不小凯时国际kb88。
不少村民对大石窟的存在表示担忧。村民林先生说,尽管石窟四周竖有警示牌,却未设置路障,村民可随意出入。“这些石窟非常深,如果靠近跌入,后果不堪设想。”他说,大家都十分担忧小孩子靠近出事。
泉州饰面石材开采历史悠久,类似遗留的石窟到底有多少?记者先后走访南安、台商投资区、石狮、安溪等地发现,类似的废弃石窟数量不少。据不完全统计,在南安石井辖区,牛贵山、后壁山、风鼓山、蔡仔山等地有上百个废弃石窟,开采后遗留的凹陷、陡壁、岩墙等问题十分突出凯时国际kb88。
记者了解到,泉州沿海岩浆活动频繁,大面积分布着不同地质时代侵入的各类型花岗岩。这些花岗岩矿床储量巨大,品种繁多,为饰面石材开采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泉州沿海饰面石材矿开采历史悠久,比较出名的石材品种有“砻石”、“虾红”、“锈石”、“安溪红”等,其中“砻石”早在唐朝就有文字记载,“锈石”的开采在清朝时期也有文字记载。
市国土资源局相关人士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泉州饰面石材逐渐进入开发高潮期,所产的石材矿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地板装饰及大型石雕,人民大会堂、广场等著名建筑均采用了泉州本地的石材产品。
据悉,2000年前后是我市石材开采业的鼎盛时期,产生了数以千计的石材开采企业,当时仅单南安石井镇的石材开采矿点就达百余个,周边多数村民或多或少参与了石材矿的开采与加工行业,石材开采和加工成为当时该镇的支柱产业之一。
“上世纪90年代,国家对石材矿开采审批手续把控没像现在这么严格,许多企业在暴利驱使下,开始肆意开采石矿。”南安一位从事石材开采多年的业内人士黄先生透露。
他介绍,石材矿床自身特点决定了开采方法必须采用凹陷开采。由于受风化作用,地表浅部10米左右范围内节理、裂隙普遍较发育,荒料成材率低,一般仅20%左右,利润薄;越往深部,节理、裂隙越不发育,荒料成材率越高,利润也越高。因此凯时国际kb88,开采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都尽量往深部开采,直至吊装能力极限,无法再继续开采。在这种情况下,石材企业会另寻地点开采。历史遗留下来的石窟凯时国际kb88,由于缺少回填材料,绝大多数无法进行回填处理,从而形成废弃石窟。
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郑先生称,虽然2005年起,相关部门加大力度对矿山进行整顿,但之前遗留下的废弃石窟已经存在,治理难度不小。
近年来,因废弃石窟引发的事故不在少数,时常有孩子溺亡采石窟的事故见诸报端。如2011年2月27日,家住晋江磁灶的15岁少年小斌(化名)溺死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废弃石窟水塘内;2010年7月29日,在丰泽北峰街道霞美社区一处偏僻废弃石窟发生悲剧,一名高中毕业的准大学生午饭后到积水的石窟游泳,不幸溺亡等。
除了存在引发事故的隐患,废弃石窟还有不少危害。省197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黄润雄介绍,石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小,石材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容易造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甚至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此外,废弃的石窟由于回填困难,无法进行再利用,挤占宝贵的土地资源凯时国际kb88。随着城市的扩大,原来分布在相对偏僻地区的石窟,逐渐变成分布在公路边、城乡结合部等地方,造成极大的土地资源浪费。
主管单位:晋江市委 晋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单位:晋江市委宣传部 晋江经济报社
地址:福建晋江梅岭长兴路619号报业大厦17楼合作本网法律顾问:福建天衡联合(泉州)律师事务所泉州分所 律师:汪卫东、苏凯屏(未经晋江新闻网授权,擅自引用本网信息,将面对法律行动)